占地面积是指房屋所占用地面的面积,建筑面积是房屋建筑的实际面积。这些都是房地产里面的概念,不少购房者对此都模糊不清,但弄懂这些概念非常重要,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住房占地面积怎么算?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容积率公式?
1、建筑占地面积计算: 参照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和有关规范计算。
(1)单层、多层及以上建筑物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等)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3)有柱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独立柱的雨逢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4)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5)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二层以上建筑物出挑形成走廊、檐廊的按上述原则计算,未形成的不计算。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或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按其柱或围护结构外围投影面积计算;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亭、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贮油(水)池、贮仓、圆库等建、构筑物不计算。
(1)对高度为2.2m以下(含2.2m)的设备层不计算建筑面积。
(2)封闭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超过1m的,按下式计算建筑面积: A’=KA 式中:A——折算的建筑面积, K——半地下室地面以上的高度与其层高之比, A——半地下室建筑面积。
(1)公共绿地包括各级**绿地、河、湖畔绿地和其它带状、块状绿地,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400㎡。
(2)**绿地与宅旁(宅间)绿地的主要区别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绿地面积在规定建筑间距范围之外。可作为**绿地,否则作为宅旁(宅间)绿地。
(4)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为准进行计算。
(5)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为: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距路边1m,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沿居住区道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
(6)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计算至红线。
5、建筑用地面积计算: 建筑用地面积以福州市城市规划局正式划定用地范围的面积为准,城市道路红线内、河道蓝线内、绿地绿线内面积不得计入。
(1)开放空间是指在建设用地内,能够全天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停车场(库)等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包括平地、下沉式广场和屋顶平台)。 开放空间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c.以净宽1.5m以上的开放性楼梯或坡道连接用地地面或道路,且与用地地面或道路的高差在±5.0m以内(含±5.0m );
d.提供室内连续开放空间的,其较大高差为-5.0m至+12.0m,且开放地面层;
f.建筑竣工后,应设置相应的标志,并交有关部门管理或经批准由建设单位代行管理;
F=M×N 式中:F——开放空间的有效面积, M——开放空间中对公众开放的实际使用面积, N——有效系数。
a.室外开放空间在地面层的,其坐标高与道路或用地地面的高差在±1.5m 以内(含±1.5m)时,N=1.0。
b.室外开放空间在屋面上或为下沉式广场的,其标高与道路或用地地面的高差在+1.5m至+5.0m(含+5.0m)或-1.5m至-5.0m(含-5.0m)时,N=0.7。
c.提供室内开放空间,其标高与室外用地地面的高差在±5.0m以内,或提供室内连续开放空间,其标高与室外用地地面的高差在-5.0m至+12.0m时,N=1.0。
除另有规定外,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筑的外墙面之间*小的垂直距离。 坡度大于45°的坡屋面建筑,其建筑间距指自屋脊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线至被遮挡建筑的外墙面之间*小的垂直距离。
(1)沿路一般建筑高度的控制 H≤1.5(W+S)(见图五) 式中:H——为建设允许高度; W——为道路宽度; S——为建筑退距。
根据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环境,选择适当视点确定视线走廊,进行视线分析,视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H,因现状条件限制难以按3H视点距离控制高度的,视点距离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小于2H。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在昭通住房占地面积怎么算 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容积率公式